拥抱“高速公路时代” 通车后从成都到泸沽湖旅游将少走2.5小时
到宝兴硗碛藏寨感受少数民族的浓郁风情。
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伊始,涉及项目建设的各级各单位从各类审批手续,到全要素保障,无微不至,倾情服务。二期建设硅外延片生产线。
尚未推开车间大门,机械运作声抢先入耳。来到位于二楼的生产车间,则是另一番景象。得益于政企密切协同,从动工到投产,用时仅为8个月,创下了国内半导体单晶工厂的建设记录。据了解,该项目引入半导体行业的IDM模式,进而构建半导体硅片从单晶到外延的全流程全产业链。步入新建成不久的厂区大门,覆盖玻璃幕墙的办公大楼与生产车间映入眼帘,厂区道路旁,数名工人在各个绿化台前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车间内,数十台单晶炉高高耸立,每一列都有一名技术人员定点负责,他们往返于一台台单晶炉,仔细核对生产参数,细致检查生产状态。办公大楼一楼,近10名工人在靠墙而立的脚手架上紧锣密鼓地进行内装工作。作为接收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款物捐赠、分发的主阵地,如何在节奏快、任务重、强度高的情况下完成各项任务,石棉县红十字会面临重大考验。
截至19日,石棉县红十字会共接收捐款1343.96万元。石棉县红十字会备灾救灾培训中心主任吴斌、专职副监事长邱勇,带领救灾物资接收小组的白天宇、阿克尔干、李萱镱,一直驻守在石棉县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仓库。正是这样的责任与担当,石棉县红十字会在上下齐心、凝心聚力中完成各项繁重的任务。截至19日,石棉县红十字会共接收1980张折叠床(行军床)、975顶帐篷、2200箱家庭包、3120床棉被、25063箱方便面和矿泉水,以及牛奶、挂面、月饼、大米、饮料等各类物资58757件(提),还有雨衣、电筒、发电机、冲锋衣、水壶等14852个(件),总价值894.38万元。
石棉县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努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持续做好党和政府人道领域的得力助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援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石棉县红十字人迎难而上,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抱着惟愿绵薄之力,助守一方平安的心愿,忙而不乱、从容有序,齐心做好各项工作,用人道情怀、敬业精神和应急救援的专业素质、责任担当,在阴霾中凝聚起人道主义的力量,让红十字旗帜在震区傲然屹立,高高飘扬。
地震时,石棉县红十字会副会长万琼学正在石棉县中医医院治疗手腕旧疾。地震发生后,杨华每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当当,白天东奔西跑,晚上整理相关材料,连续工作96个小时,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让救灾物资及时送达灾区,吴红靠前指挥,组织红十字会干部职工做好物资分配、捐赠接收和社会服务工作,协调红十字赈济救援队、红十字志愿者在灾区协助搭建帐篷、转运物资和安置群众。她事无巨细、认真负责,大事小情有落实。
杨华感慨,虽然自己做的工作琐碎,作为一名党员,必须认真对待,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地震发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救灾物资和爱心捐赠源源不断运抵石棉,上一批物资刚入库,下一批物资又抵达。收集上报灾情信息,梳理汇总捐赠款物接收台账,定期在政府网站、石棉融媒、石棉县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进行公示。杨华正在核对爱心捐赠款物的公示材料镜头三工作琐碎不起眼事事做到位地震发生后,围绕抗震救灾的各类大小事务繁多,石棉县红十字会办公室工作人员杨华负责综合协调工作,承担着大量繁琐事务。
镜头二让爱心精准到位工作连轴转地震无情人间有爱。石棉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吴红第一时间发出指令,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安排部署,抓紧抓好
市红十字会也紧急调拨100顶救灾帐篷、200张折叠床、400个夏季家庭包等总价值26万多元的救灾物资,并于地震当日16时许运抵灾区。石棉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吴红第一时间发出指令,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安排部署,抓紧抓好。
坚守责任担当,团结就是力量。帐篷、棉被、折叠床、大米、电筒、发电机……9·5泸定6.8级地震来袭,石棉县受灾严重,社会各界心系灾区,爱心款物纷至沓来。组织传达抗震救灾工作指示精神,协调各地救灾工作组来石棉的事宜,做好干部职工和红十字志愿者的后勤保障服务。杨华正在核对爱心捐赠款物的公示材料镜头三工作琐碎不起眼事事做到位地震发生后,围绕抗震救灾的各类大小事务繁多,石棉县红十字会办公室工作人员杨华负责综合协调工作,承担着大量繁琐事务。许多捐赠人称赞,石棉县红十字会工作规范,捐款有发票、有台账、有公示、有照片,捐得放心。石棉县红十字会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依然做到及时接收、及时发放,让爱心物资及时发挥作用。
地震发生后,杨华每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当当,白天东奔西跑,晚上整理相关材料,连续工作96个小时,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吴红(右二)正在搬运物资镜头一上一线扛责任向后方筹物资地震发生后,石棉灾情严重,该县红十字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和红十字志愿者抗震救灾。
正是这样的责任与担当,石棉县红十字会在上下齐心、凝心聚力中完成各项繁重的任务。石棉县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努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持续做好党和政府人道领域的得力助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援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第一时间争取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首批救灾物资150顶帐篷、600个夏季家庭包、600床棉被等总价值40余万元的物资。为让救灾物资及时送达灾区,吴红靠前指挥,组织红十字会干部职工做好物资分配、捐赠接收和社会服务工作,协调红十字赈济救援队、红十字志愿者在灾区协助搭建帐篷、转运物资和安置群众。
作为接收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款物捐赠、分发的主阵地,如何在节奏快、任务重、强度高的情况下完成各项任务,石棉县红十字会面临重大考验。兼顾做好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要求,确保抗震救灾和疫情防控两不误。截至19日,石棉县红十字会共接收捐款1343.96万元。负责抗震救灾捐赠资金接收的石棉县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宋莉,无论爱心人士是到县红十字会现场捐款,还是通过网上转账,她都用情服务、真诚感恩,做到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及时开具捐赠发票,细致做好捐赠统计,逐笔登记捐款金额、方式、意向,经她手的每笔捐款,清楚、明白。
石棉县红十字会备灾救灾培训中心主任吴斌、专职副监事长邱勇,带领救灾物资接收小组的白天宇、阿克尔干、李萱镱,一直驻守在石棉县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仓库。他立即中断治疗,赶赴石棉县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认领任务,召集并带领红十字赈济救援队、红十字志愿者20余人,赶到县城赖宁广场安置点,搭建30顶帐篷,用于安置受灾群众。
从地震发生当日起,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地连轴转,争分夺秒做好物资接收清点、查验登记、装卸搬运、分发出库等工作,没有时间休整更顾不上吃饭,只为让这些爱心物资尽快送到受灾群众手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审核各类统计报表和工作报告……连续奋战几个夜晚,尽管身体疲惫、声音嘶哑,她仍然坚守在一线。
她事无巨细、认真负责,大事小情有落实。收集上报灾情信息,梳理汇总捐赠款物接收台账,定期在政府网站、石棉融媒、石棉县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进行公示。
协调街道、社区和相关部门,做好临时安置点群众的安抚、治安、防火、防疫,以及捐赠款物的接收、管理、发放、协调等工作。杨华感慨,虽然自己做的工作琐碎,作为一名党员,必须认真对待,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镜头二让爱心精准到位工作连轴转地震无情人间有爱。本报记者彭加权。
她冒着余震、落石、塌方等危险,率队赶往受灾点,及时了解灾情和群众需求,迅速向上级红十字会汇报,争取救灾物资。地震发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救灾物资和爱心捐赠源源不断运抵石棉,上一批物资刚入库,下一批物资又抵达。
截至19日,石棉县红十字会共接收1980张折叠床(行军床)、975顶帐篷、2200箱家庭包、3120床棉被、25063箱方便面和矿泉水,以及牛奶、挂面、月饼、大米、饮料等各类物资58757件(提),还有雨衣、电筒、发电机、冲锋衣、水壶等14852个(件),总价值894.38万元。石棉县红十字人迎难而上,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抱着惟愿绵薄之力,助守一方平安的心愿,忙而不乱、从容有序,齐心做好各项工作,用人道情怀、敬业精神和应急救援的专业素质、责任担当,在阴霾中凝聚起人道主义的力量,让红十字旗帜在震区傲然屹立,高高飘扬。
地震时,石棉县红十字会副会长万琼学正在石棉县中医医院治疗手腕旧疾9·5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石棉县和甘孜州泸定县受灾严重,考虑到救灾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需要,长城汽车公司捐赠了9辆总价值150万元的皮卡车,支援雅安市和甘孜州两地红十字会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